【导读】体育100米教案精品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米跑体育教案 篇一活动目标
1、巩固练习手脚着地爬。
2、能积极主动的参与活动,遵守游戏规则。
活动准备
猴子头饰人手1个,拱形门12个,小方垫若干,悬挂的桃子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1、玩游戏“我是快乐的小司机”,进行热身运动。
2、设置场景激发兴趣,出示猴子头饰,设置猴子钻山洞的场景,激发幼儿模仿猴子手脚着地爬。
3、增强游戏难度,幼儿进行闯关游戏。
猴子要跳过大陷阱,爬(钻)过山洞,才能摘到桃子。幼儿扮演猴子,做“摘桃”的闯关游戏,巩固练习手脚爬。
4、分组竞赛游戏,加强训练幼儿手脚爬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及爬行速度。
5、放松运动,播放轻柔的音乐,幼儿做全身放松运动。
《100米跑》教学设计 篇二《100米跑》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杨木
教学内容:
1、100米跑
2、游戏:《大鱼网》
教学任务:
1、掌握短跑的基本技术、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介绍主要的训练手段。
2、发展速度等素质。增强体质。
3、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积极向上,永往直前,顽强拼搏的精神。
4、培养学生分析、研究、解决短跑学习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5、在短跑的技术、知识、技能三个方面达到培养目标——合格的中小学体育师资的要求。:
教学重点:途中跑的基本技术和终点的冲刺。教学难点:100米全程跑的基本技术。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
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队形如下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报告上课人数,师生问好,点名。
2、宣布上课的内容:100米跑
3、整理服装,安排见习生。
4、围绕操场慢跑2圈。
5、专门练习:
(1)、原地屈肘摆臂 4×8拍(2)、行进间屈肘摆臂 4×8拍(3)、高抬大腿走 20米×2(4)、弓步大跨步走 20米×2(5)、车轮跑 20米×2
二、基本部分:
l、100米完整正确的短跑技术
2、教师讲解100米跑的技术要点:
100米跑,应以最高速度跑完全程,快速起跑,全力加速,尽快发挥最高速度并尽可能少减速地跑到终点。
100米跑的完整技术包括:蹲踞式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终点跑四个技术环节。蹲踞式起跑:(同三年级)起跑后的加速跑:(同三年级)途中跑技术:
讲解:身体正直微前倾,前倾角约为8~12度。以肩为轴,以肘用力前后为主摆动,肘角约90度。大腿向前上方高高抬起,大腿与水平面约成15~20度角。后蹬腿充分伸直约160~17 度角。后蹬角约50~60度。整个动作摆动幅度大,速率快,开阔、舒展,放松。
终点“冲刺跑”技术:
讲解:终点跑与途中跑技术基本相同,要求在距终点线20米处,尽力保持上体前倾角度,加快两臂摆动的速度和力量,在终点线前一步时,躯干快速前倾以胸部撞终点线。终点冲刺跑是全程跑的最后一段。其任务是保持途中跑的高速度并跑完全程。
组织与练习:分成4-5人一组进行练习。教法:(1)慢跑做上体前倾用胸或肩撞线的动作。
(2)中速跑做胸部或肩部撞线动作,在完成撞线动作后不要立即停止,要上体直立或稍向后仰的姿势顺势向前跑几步。
(3)用快速跑40一50m,直接跑过终点不做撞线动作。在离终点前20 m处加快步频和增大身体前倾度,同时加快摆臂,迅速跑过终点。
(4)快速跑40—50 m,在接近终点线约l步时,上体急速前倾。做以胸或肩部的撞线动作,并迅速跑过终点。
教法提示:
(1)做撞线动作时,要防止跳起撞线。
(2)撞线后要强调上体直立逐渐减慢跑速,以免发生伤害事故。
三、结束部分:
1、游戏:《大鱼网》
游戏方法:在场地上画出一定范围作“池塘”,由2-6名学生做“捕鱼人”,其余学生做“鱼”,分散在“池塘”里。教师发令后,“捕鱼人”进入“池塘”手拉手做成网捕“鱼”,被围住的“鱼”就算被捕捉了。被捕捉的学生立即与“捕鱼人”拉手起来捕捉其它的“鱼”,直到把所有的“鱼”全捕完为止。
游戏规则:
①“鱼”不能跑出“池塘”,否则算被捉住。
②“鱼”被围不能用力冲破网逃跑,但要趁机从空隙中钻出去。③“捕鱼人”只能手拉手去围捕,不能拉人、推人。
2、放松活动:慢跑约200米;放松操3~5节。
3、小结:本课任务完成情况及课堂组织纪律情况。
4、宣布下课
100米跑教学 篇三100米跑
一、前言: 短跑是一项以无氧供能方式为主的速度力量性项目,强大的爆发性力量,较高的绝对速度和速度耐力,良好的协调性和灵敏性,合理的跑的技术,以及较强的心理能力是从事短跑运动的必备条件,因而,认识短跑项目的特征,把握短跑专项训练的内在规律,探索短跑专项训练的方法和手段,是提高短跑教练员执教水平的重要途径。鉴于上述,笔者运用多学科理论知识,结合自身多年参加短跑训练实践的感性认识,从短跑训练理论与实践层面上,探索短跑专项的主要训练内容,以及针对性的专项训练方法和手段,旨在为教练员提供训练实践依据。
二、100米简介:起跑,加速跑,途中跑,冲刺跑。
三、技术动作分解: 1)起跑:
“各就位”的口令下达后,运动员抖抖身体,放松心情。调节好起跑器,把有力的脚放在靠近起跑线的后蹬器上,全脚掌着起跑器。另一只脚放在另一个后蹬器上,前脚掌着起跑器。形成左、右手,左、右脚,力量稍微薄弱腿的膝盖共五点着地。“预备”口令下达后,运动员身体前倾,两臂自然下垂,身体重心低并稍前移,在此环节中,应做到两个动作,即重心前移,臀部高于肩部。
枪响后,靠脚的力量迅速蹬离地面,双臂应迅速脱离地面,做有效而有力的摆臂,当两脚蹬离起跑器后,双脚做有力的侧蹬,侧蹬可以使自己尽快达到最高速度,缩短加速时间,增强加速效果。不要过早的完全抬起上体,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国际大赛上,优秀运动员一般是在30米之后才把上体完全抬起,在30米之内上体是逐渐往上抬的。这样做也是为了取得更好的加速效果。最后,双臂的动作做到后摆的幅度与力量应超过前摆的幅度和力量。这样可以使大臂与三角肌充分用力, ……此处隐藏1361个字……指挥官”的身份引导幼儿运用多种形式,变化方位钻爬。
3、沙包地上运动,发展幼儿跳跃能力,促进幼儿身体敏捷性和灵活性的发展。
(1)沙包放在地上,可以怎么玩?(跳格子、踢油锅和“打人”玩)请个别愿意尝试的幼儿玩一玩。
(2)集体游戏:跳一跳,躲一躲。教师带领幼儿运用幼儿提出的运动方式进行蹦跳和躲闪的练习。
(3)两个队的幼儿交换游戏。
(4)请幼儿随着沙包打来的方向进行灵活运动。(投掷---跳跃---躲闪)
4、沙包空中玩,发展幼儿手眼协调能力。
(1)一部分幼儿把沙包扔向半空中,然后用手接住它,看谁抛的高,接的准;也有的小朋友两个沙包一起玩,抛起一个沙包,在落手之前再抛起另一个沙包,手里总保留一个沙包。
(2)两个队的幼儿交换练习。
三、结束部分:手拿沙包,放松调整。
幼儿手拿沙包拍打自己的腿,腰等部位,跟随音乐摇一摇,晃一晃,找个小伙伴靠一靠,休息休息。
100米跑课后反思 篇七100米跑课后反思
(2009-10-19 20:19:00)转载
这堂课中我的教材事100米快速跑,开始我采用的是自然分组,但是差距很大。我又采用了强弱分组,效果比较不错,后来在学生的提示下我又吧每个小组第一第二的又分到一起进行比赛,结果比强弱分组的效果更好,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涨。学生非常喜欢与自己实力相当的同学一起跑,在这堂课结束后我发现学生们得兴趣还是很高,有些学生相约下堂继续比赛,我就想在有些时候采纳学生的建议也是很好的教学方法。这样学生会每时每刻都会动脑思考,同时也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100米折叠跑》体育教学设计 篇八《100米折叠跑》体育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100米折叠跑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练习使学生掌握折叠跑的动作要领;
2、在练习中体会折叠跑的节奏和用途;
3、动过练习培养学生快速的应急反应能力;
4、通过练习使学生体会运动带来的情感变化和心理变化。教学重点 :折叠跑的要领和时机的把握。教学难点:折叠跑转身时身体平衡的控制。场地器材:100米田径场。
安全设施:
1、检查场地的设施完好,练习时避免发生碰撞;
2、检查学生着装。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时间:5„„
1、体育委员整队把学生带入学习场地,同时检查学生的出勤情况。
2、师生问好。
3、老师宣布学习内容,检查学生着装,安排见习生。
4、老师讲解本次课的要求,学生领会学习内容,从心理上进入学习状态,做好准备。学生表现:
1、学生成六列横队面对老师;如图所示:
2、听老师讲解要求,并做好准备按照要求进入学习角色。
二、准备部分:10„„
教师表现:让体育委员下达口令和学生共同慢跑200米,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表现:
1、慢跑200米,(体育委员带领,在指定场地慢跑,行进间有口号,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
2、游戏:换位跑(此游戏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规则:学生成六列体操队形,听老师哨声,排头和排尾的同学互相跑动,交换位置后到对方的位置,依次进行。图示:
要求:排头和排尾的同学及其他各对应位置上的同学逆时针跑,跑到相对应位置上后下一组同学才可以开始跑动进行两轮,恢复到原位。
3、徒手操。六节(4*8拍)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 扩胸运动、直臂、踢腿运动、腹背运动、体侧运动、跳跃运动。
要求:动作到位,活动有力度,力求关节各部位活动充分,达到预防受伤和热身的目的。
三、基本部分:22„„(100米折叠跑)
(一)辅助练习:30米直道跑
30米 教师表现:讲解要求:
1、采用站立式起跑,动作细节不做硬性要求,但要注意身体重心的控制和上下肢的配合。
2、集中点评,对反应敏捷。动作表现好的同学进行表扬。
3、本轮练习的目的: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和反应能力。学生表现:
1、学生按男女分六个小组,采用站立式起跑,在老师动作要领指引下完成30米快速跑练习一次,并从跑道两侧走回起跑点。
2、本次练习完成后,注意听老师点评
(二)100米折叠跑
教师表现:讲解要求,示范演示,要求:
1、按锥形标志物的摆放位置进行练习,注意控制身体平衡;
2、必须越过标志物后才可转身;
3、跑的过程中注意速度的变化带来的心理和生理反应。学生表现:
1、注意锥形标志物的摆放位置;
2、练习时不碰撞标志物,不能和其他小组发生碰撞;
3、不能跑到别的小组的练习路线上;
4、进行两轮次的练习。
图示:
●●●●●
○○○○○
5米 5米 5米 5米
(三)、点评表演
1、两轮练习后,对学生的练习表现进行点评,通过点评使学生体会速度的变化如:急停、转身、加速等带来的身体的和心理的各种反应;
2、让学生集体推选3—4组进行表演,加强练习气氛,将本次练习活动推向高潮,激发学生更高的学习兴趣。
四、结束部分:3„„
教师表现:
1、整理活动队形;
2、带领学生进行身体放松活动;
3、对本次课的学习情况进行小结,并提出下节课的要求;
4、回收器材,宣布下课。学生表现:
1、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身体放松活动,同学之间前后相互按摩肩部、背部,并通过整理活动使身体恢复正常状态;
2、听教师进行小结,并感受自己运动后带来的心理、生理变化;
3、见习生帮助老师回收器材,下课。
五、运动负荷:
本节课的运动强度:中度;心率跳动:每分钟140—180次。
六、本节课的教学思路: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100米折叠跑”,是第一节新授课。从很多意义上来说,折叠跑就是往返跑。可是,在教学中我又赋予了折叠跑在往返跑中新的教学含义,就是在教学内容的诠释上,不给学生重点强调折叠跑就是往返跑,而是在给学生做教学示范时,直接给于了折叠跑的定义,让学生实实在在的直观感受到这就是折叠跑的学习。对于动作及动作要领都没有做详细的要求和说明,而是让学生在练习中用自己的眼睛和动作直观感受学习所带来的肢体快感,从中去创新发现和领会,实实在在的去领会经过了激烈拼搏后所带来的心理和生理上的变化。有了这种直观的感觉,在进行表演比赛中学生就会出现每个小组都要争着上去去进行表现。这也是集体凝聚力的更好的体现和培养。那么这节课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也就实现了。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体育100米教案精品多篇范文。
文档为doc格式